川崎病(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之常見疑問-免疫球蛋白IVIG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之常見疑問

Q and A

請問郭醫生,打了免疫球蛋白是不是比較不會生病,我們家妹妹在川崎病住院的時候,打了高劑量的免疫球蛋白,彰基的護士是這樣跟我們說的,說免疫球蛋白很"營養",可是出院才二個多月,我們家妹妹現在還是會感冒耶我不是很懂,可以請問嗎謝謝



再來我有閱讀過你發表的川崎症的文章,有一段寫著川崎症是免疫系統的問題,請問是不是代表得過川崎症的小孩,以後的免疫力比較不好啊  ? 

郭和昌醫師的回應
打了高劑量的免疫球蛋白身體內的免疫球蛋白會比較高 (約會上升2-3).4-6個月後會回復,但僅針對某些特定的感染,(如接受的免疫球蛋白內有剛好含有的特定抗體)會有較好的防禦力。




也對一些細菌感染的防禦較好,如鼻竇炎或中耳炎。(但感冒是屬病毒感染--會與免疫球蛋白較無關)

川崎症是免疫系統的協調出問題。不是代表得過川崎症的小孩,以後的免疫力比較不好!.....

所以川崎病童免疫力不會較不好但會有較高的比例有過敏的問題

川崎病(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病童家屬給--郭和昌醫師的回應 (Ho-Chang Kuo, MD.)--希望每一個川崎病小孩都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顧






郭醫師您好
我兒子當時就是沒有在第一時間注射免疫球蛋白,剛開始發病並沒有相當典型的症狀出現,導致心臟動脈發炎相當嚴重,當然癒後的狀況也就很不理想。
醫生有責任告知病人所有的相關細節以及風險,當然最後的決定權在病人身上,但如果醫師本身所獲得的資訊不夠充足、全面,那麼所造成的遺憾可能就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
這個社會就是需要一些比較「雞婆」的人出現,尤其關鍵時刻,一丁點的耽擱就能造成永久的遺憾了~~


-希望每一個川崎病小孩都可以到最好的照顧 (郭和昌醫師關心妳)

川崎症與流感疫苗--郭醫師

川崎症(川崎病)介紹--郭和昌醫師


郭醫師您好
目前我的兒子國一,四歲川崎症發病至今,併發症為動脈瘤,領有重大疾病卡,目前持續服用Bokey和Solantin。
以前從未注射過流感疫苗,若站在醫師的立場會建議他施打疫苗(新流感)嗎?
患有動脈瘤若感染新流感,症狀會比一般人嚴重是嗎?


Kawasaki 郭於2009/09/30 15:05回覆

雷氏症候群於川崎病病童使用阿斯匹靈.相當罕見
於日本的報告約20萬川崎病童使用阿斯匹靈.只有一個出現雷氏症候群.所以發生率發當低,在台灣.台大醫院也報告過一個個案
(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05 May-Jun;41(5-6):303-4.)
因為川崎病於恢復期均是用低劑量之阿司批零.造成雷氏症候群的機率相當低。若使用阿斯匹靈期間出現疑是流感的症狀或是不明原因發燒.還是建議先行停掉阿司批零或改用其他抗凝血藥物。
依據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建議若需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阿斯匹靈的川崎症病童則建議應該施打流感疫苗。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Influenza. In: Pickering LK, ed. 2000 Red book: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23rd ed. Elk Grove Village , IL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00: 352–9.)

而且本身有血管方面疾病或是其他重大傷病的病童(如先天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重大傷病患者、罕見疾病患者、定期服用或施打免疫抑制劑者),得到流感後影響會比一般兒童更厲害,因此應該與主治醫師討論施打的時機!

___依據衛生署公布資料___
(資料來源:
H1N1新型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09-09-25)
(今年公費季節性流感疫苗施打的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滿6個月以上至6歲的幼兒、國小一至四年級學童、重大傷病患者、罕見疾病患者、安養等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以及醫療衛生單位的相關防疫人員、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工作人員等流感高危險群。)

川崎症病童屬於”重大傷病患者”

郭醫師

發燒大於五天一定要排除川崎病的可能--以早期治療



郭醫師再次提醒:
家長及醫護人員

1. 做心臟超音波
2. 抽血(CBC/DC, CRP, ESR, liver function, Albumin,
   Urine routine)
3. 驗小便

尤其是只有頸部淋巴結腫大
而無其他川崎病的相關症狀者
(千萬不要覺得一定不會是川崎病)

尤其是對於臨床上抗生素的治療效果不理想或依然持續發燒者一定要先排除川崎病的可能性!!!

最近郭醫師遇到一個病童,發燒超過十天以上,本以為是單純的EB病毒或是淋巴結感染,但又無其他的類似川崎病的症狀,在很好的抗生素治療下依然發燒,最後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血管已經有很大的擴張,才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
(這樣的個案郭醫師已經看過許多個別的醫師的個案
也希望家屬及醫護人員可以一起注意並避免相同的事件再發生)

川崎氏症誠摯邀約--希望家長可以把照顧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小朋友的心路歷程--變成文字-回應到郭和昌醫師的部落格

川崎症誠摯邀約--希望家長可以把照顧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小朋友的心路歷程--變成文字-回應到郭和昌醫師的部落格





2009 Taipei.




郭和昌醫師誠摯邀約所有川崎病病童家長:




希望川崎病病童家長可以把照顧小朋友的心路歷程



寫成文章回應到郭和昌醫師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erickuo48/ 或電子信箱 erickuo48@yahoo.com.tw



可以與更多的川崎病病童家屬分享



更希望可以與郭和昌醫師一起造福更多的川崎病病童(川崎天使)


以早日解除憂心家長心中的疑慮 (無畏施)



代表所有川崎病病童
獻上最誠致的....



感恩!




PS:


也希望邀請醫護人員分享照護川崎病病童的點點滴滴


能對川崎病病童有幫助的任何分享


"對的事 就去做" (證嚴法師)



真心希望所有川崎氏症病童可以得到最好的照護


郭和昌醫師

川崎氏症(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的最新發展發表於台灣兒科醫學會雜誌



 


(台灣兒科醫學會雜誌47卷增刊)
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元兇--川崎病的最新發展
郭和昌 吳玉村 楊崑德 王志祿
高雄長庚兒童醫院
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

何謂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川崎氏症是一種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目前造成的原因仍不清楚。於1974年川崎 富作醫師首先發表。 川崎氏症的臨床表現特點為長時間發燒,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擴散性的黏膜發炎,多形性皮膚紅疹,四肢末端充血浮腫與脫皮和頸部淋巴結病變。而近年來亦發現 許多疑似川崎氏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我們將之稱為非典型或不完全性川崎氏症,其大約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我們必須配合輔助性的診斷指標, 如白蛋白指數、尿液檢查、肝功能指數、白血球數量、血色素、血小板數目、紅血球沈降係數(ESR)C-reactive protein (CRP)發炎指數,並排除其他疾病才能加以確認。在許多國家,川崎氏症目前已成為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否為感染性疾病?
有不少的臨床及流行病學的特徵說明川崎氏症應為一種感染性疾病,如其自然病程通常是急性、具有自限性且對於免疫球蛋白治療反應迅速、如未經治療發燒通常也會在1~2星期後改善。但是也有一些因素偏向反對川崎氏症為一種感染性疾病,如目前為止仍找不到共同的感染源,而且很少見到同一病房的病童因住院而被傳染川崎氏症或同一學校、幼稚園及家人間的相互傳染的病例。
最近美國耶魯大學發現人類冠狀病毒(New Haven 株)與川崎氏症有著極大的關連性。但隨後台大醫院檢測53個台灣川崎氏症病童,卻找不到川崎氏症與人類冠狀病毒的關連性。
至於超級抗原方面,由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 細胞壁萃取物引發小鼠冠狀動脈病變的川崎氏症動物模式中亦可見到超級抗原表現及作用的證據。超級抗原會直接作用於某一特定含有Vβ序列的T細胞接受器(TCR),這種特殊的免疫反應可引發比傳統(抗原-抗原呈現細胞-T細胞)的免疫反應,高出千倍的免疫反應強度。也可能透過刺激B細胞和T細胞而產生自體免疫反應。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否為遺傳性疾病?
川崎氏症在日本有全世界最高的發生率,且亞洲的發生率是歐美地區的十多倍。這也說明了遺傳基因在川崎氏症的重要性。
有許多的單一基因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曾被報導過與川崎氏症有關。其中有一些基因的多型性於不同人種或不同性別之間也有不同的關連性,如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BW22Tumor Necrosis Factor-α -318A /G於日本人及白種人之間就有不同的表現;我們先前的研究發現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的基因多型性與川崎氏症的關連性於不同性別之間也有差別。川崎氏症被發現至今約三十多年,幼年時發生川崎氏症的病童如今大部分都已結婚生子,Mori M.等人發現這些小時候得過川崎氏症的病患其兒女再得川崎氏症的機率也較一般民眾來的高,並指出於母親與女兒身上可能與HLA-A24, B25DR2有關。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之治療
目前仍是以發燒十天內給予靜脈注射單次高劑量免疫球蛋白(2 g/Kg)及合併使用阿斯匹靈為標準的治療方式。靜脈免疫球蛋白的給予方法依據Newburger JW等人分析發現單次給予高劑量2 g/Kg的效果較好。且依據川崎氏症標準診斷和健保局給付靜脈免疫球蛋白的條件,必須發燒大於或等於五天才可確定診斷並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但若是發燒未滿五天但其他的臨床症狀已經符合川崎氏症的表現時,應該於發燒滿五天後才給予,對預後有較有幫助。
至於對第一次免疫球蛋白治療效果不好目前尚無治療準則,其發生率依地區不同約7.8%~23%,而本院的個案約有15.1%,這些病童會持續發燒且發炎現象並未減退,更使冠狀動脈產生病變的機率大增,目前傾向使用第二次的免疫球蛋白(1~ 2g /kg),但還是有3-4%的病童會對第二次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反應仍然不佳,這時就必須輔助以其他的治療方法,如 corticosteroid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cyclophosphamidecyclosporin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antagonistmethotrexate 、血漿置換術 ..等。
結論
川崎氏症雖然經過專家學者努力的探討了三十幾年,仍還是一個謎様的疾病。就目前已知的證據來推論,川 崎氏症可能是由某種病原體感染後,引起特定體質的宿主產生過度之免疫反應或失調,進而造成全身性的血管發炎現象。目前診斷方面仍須靠臨床症狀的組合,尚未 有專一的實驗室檢驗可供運用,但有一些輔助性的指標可用於提高未能確定診斷且高度懷疑個案的正確率,尤其是非典型川崎氏症。治療還是以高劑量靜脈免疫球蛋 白為主。冠狀動脈病變仍是川崎氏症最嚴重的後遺症,尤其是冠狀動脈瘤的產生,因此對於高危險群的治療必須儘早給予第二次免疫球蛋白或其他的輔助性藥物。至 於追蹤方面還是以心臟超音波為最主要的工具。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台灣兒科醫學會雜誌47卷增刊)
作者: 郭和昌 醫師



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元兇--川崎氏症的2009新進展




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元兇--川崎氏症的新進展
郭和昌 醫師 梁啟迪 部主任 楊崑德 教授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 兒童心臟科 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
 
川崎氏症簡介 (Kawasaki Disease)
川崎氏症是一種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目前造成的原因仍不清楚。於1967川崎富作醫師首先發表。川崎氏症的臨床表現特點為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擴散性的黏膜發炎、多形性皮膚紅疹、四肢末端充血浮腫與脫皮和頸部淋巴結病變;若出現上列四個以上主要症狀加上持續發燒大於五天便可診斷。但截至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檢驗指標可以提供早期預測川崎氏症的感受性,罹病性和其預後,這是因為川崎氏症的感受性機轉、基因和免疫致病機轉到目前都不清楚的緣故。而近年來亦發現許多疑似川崎氏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我們將之稱為非典型或不完全性川崎氏症,其大約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1) 我們必須配合輔助性的診斷指標,如白蛋白指數、尿液檢查、肝功能指數、白血球數量、血色素、血小板數目、紅血球沈降係數(ESR)C-reactive protein (CRP)發炎指數,並排除其他疾病才能加以早日確認並於發燒黃金十天內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2) 在許多國家,川崎氏症已成為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且其好發率正逐年上升中(在台灣每10萬個五歲以下兒童約會有66-69川崎氏症病童,僅次於日本和韓國)(3)
川崎氏症與感染的關聯
有不少的臨床及流行病學的特徵說明川崎氏症應為一種感染性疾病,原因為其自然病程通常是急性、具有自限性且對於免疫球蛋白治療反應迅速、如未經治療發燒通常也會在1~2星期後改善。但是也有一些因素偏向反對川崎氏症為一種感染性疾病,如目前為止仍找不到共同的感染源,而且很少見到同一病房的病童因住院而被傳染川崎氏症或同一學校、幼稚園及家人間的相互傳染的病例。(所以.就目前所知.川崎病不會傳染!!!)
最近美國耶魯大學發現人類冠狀病毒(New Haven 株)與川崎氏症有著極大的關連性。但隨後台大醫院檢測53個台灣川崎氏症病童,卻找不到川崎氏症與人類冠狀病毒的關連性。(4) 後來的幾篇報告也無法驗證其與川崎氏症的相關性。(5, 6)
至於超級抗原方面,由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 細胞壁萃取物(LCWE)引發小鼠冠狀動脈病變的川崎氏症動物模式中亦可見到超級抗原表現及作用的證據。超級抗原會直接作用於某一特定含有Vβ序列的T細胞接受器(TCR),這種特殊的免疫反應可引發比傳統免疫反應,高出千倍的反應強度。
若由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氏症的反應來看,川崎氏症對於短時間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反應良好亦可說明宿主的免疫反應比感染所扮演的角色來的重要。
川崎氏症與遺傳基因的關聯
川崎氏症在日本有全世界最高的發生率,且亞洲的發生率是歐美地區的十多倍,甚至移居到歐美的亞洲後裔其發病率也比當地的非亞洲裔來的高。這也說明了遺傳基因在川崎氏症的重要性。
有許多的單一基因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曾被報導過與川崎氏症有關。其中有一些基因的多型性於不同人種或不同性別之間也有不同的關連性,如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BW22Tumor Necrosis Factor-α -318A /G於日本人及白種人之間就有不同的表現;我們的研究也發現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的基因多型性與川崎氏症的關連性於不同性別之間也有差別。川崎氏症被發現至今約三十多年,幼年時發生川崎氏症的病童如今大部分都已結婚生子,Mori M.等人發現這些小時候得過川崎氏症的病患其兒女再得川崎氏症的機率也較一般民眾來的高,並指出於母親與女兒身上可能與HLA-A24, B25DR2有關。(7) 近來台灣的學者也發現川崎氏症的致病及冠狀動脈病灶的形成與HLA-E (rs2844724)有關。(8) 最近的全基因序列研究發現於T細胞的活化因子(ITPKC(9) 及與發炎凋零及心血管病態相關基因與川崎氏症有關。(10)
這一類的研究於全世界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讓我們拭目以待有更進一步的結果。因此川崎氏症應是一個複雜的疾病型態與多基因有相關,而非單一基因導致的疾病。

參考資料:
1.     Wang CL, Wu YT , Liu CA , Kuo HC, Yang KD. Kawasaki disease: infection, immunity and genetics.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5;24(11):998-1004.
2.     Newburger JW, Takahashi M, Gerber MA, Gewitz MH, Tani LY, Burns JC, et 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a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ommittee on Rheumatic Fever, Endocarditis and Kawasaki Diseas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4;110(17):2747-71.
3.     Huang WC, Huang LM, Chang IS, Chang LY, Chiang BL, Chen PJ, et al.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Kawasaki disease in Taiwan, 2003-2006. Pediatrics 2009;123(3):e401-5.
4.     Chang LY, Chiang BL, Kao CL, Wu MH, Chen PJ, Berkhout B, et al. 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infection with a novel human coronavirus (HCoV), HCoV-NH, and Kawasaki disease in Taiwan. J Infect Dis 2006;193(2):283-6.
5.     Dominguez SR, Anderson MS, Glode MP, Robinson CC, Holmes KV. Blinded case-contro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oronavirus NL63 and Kawasaki syndrome. J Infect Dis 2006;194(12):1697-701.
6.     Lehmann C, Klar R, Lindner J, Lindner P, Wolf H, Gerling S. Kawasaki disease lacks association with human coronavirus NL63 and human bocavirus.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9;28(6):553-4.
7.     Mori M, Miyamae T, Kurosawa R, Yokota S, Onoki H. Two-generation Kawasaki disease: mother and daughter. J Pediatr 2001;139(5):754-6.
8.     Lin YJ, Wan L, Wu JY, Sheu JJ, Lin CW, Lan YC, et al. HLA-E gene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Kawasaki disease and form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s. Arthritis Rheum 2009;60(2):604-10.
9.     Onouchi Y, Gunji T, Burns JC, Shimizu C, Newburger JW, Yashiro M, et al. ITPKC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Kawasaki disease susceptibility and form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s. Nat Genet 2008;40(1):35-42.
10.   Burgner D, Davila S, Breunis WB, Ng SB, Li Y, Bonnard C, et al.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novel and functionally related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Kawasaki disease. PLoS Genet 2009;5(1):e1000319.

下一篇川崎氏症的最新發展於台灣兒科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