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版--川崎病(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臨床表現-治療-預後



臨床表現

典型的川崎病病程可分三期
急性期:為期7-14天。特點是:發燒,結膜充血,口腔與唇的變化,手與足的紅與腫,皮疹,淋巴腺炎,以及無菌性腦膜炎,腹瀉與肝機能異常。
亞急性期大約是發病後10-25天,發燒,皮疹及淋巴腺炎已經消退,但病人仍然急躁不安,結膜充血。手指或腳趾可能脫皮,關節可能會痛,說不定有關節炎,心肌功能可能異常,往往血小板過多。
這些症狀都消失了就進入恢復期,一直到恢復正常為止。大約到發病6-8週以後。
有時會有復發的現象。一些徵象即將消失又再出現,例如皮疹及結膜充血。再發可能是幾天或幾星期後,往往代表冠狀動脈病的危險性較高,統計起來,日本約3%會再發,美國則約1-2%
發燒病人一開始就會發燒,而且高燒(通常≧40)持續不退。不治療的話可以持續1-2星期。
結膜充血:非化膿性的結膜充血是川崎病的特徵。眼球結膜的充血比眼皮更厲害。通常發燒開始不久就會出現,維持大約1-2星期。但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後很快就會改善,留下輕微的充血,再1-2星期。
口腔的變化:嘴唇乾,裂,脫皮。口腔黏膜很紅,但不會潰爛,草莓舌,很紅。
四肢的變化手掌與足蹠變得很紅。手和腳會變腫變硬,使手和腳不肯作微小的動作,而且痛得不願支持重量。大約發病10-20天後,手指與腳趾指甲周圍開始脫皮
皮疹:發燒5天之內會出現皮疹,樣式很多樣性,有些像蕁麻疹,有些像麻疹一樣的斑丘疹,有些像多樣性紅斑,很稀罕的是微小的膿疱。出現在軀幹與四肢,通常範圍很廣。
淋巴腺炎:大約50-75%,會出現頸部淋巴腺炎,診斷條件是至少要有一個淋巴腺直徑要大於1.5cm。單側或雙側,有點硬,有點壓痛。表面可能有紅斑不會波動


其他的表現
6個月以下或5歲以上的病童常不會出現川崎病的全貌,容易被忽略掉,要格外小心。
骨骼肌肉方面: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及服用aspirin的病人, 約10%會有關節痛或關節炎,沒有注射的人則為30%。關節炎、關節痛。
    腸胃道方面:腹痛、嘔吐、腹瀉、肝功能異常、膽囊水腫及假性腸阻塞。
    中樞神經系統方面:躁動、無菌性腦膜炎及感覺性神經聽覺喪失。
    泌尿系統方面:膿尿、尿道炎;
    其他方面:輕微前葡萄膜炎及肛門部位脫皮(台灣地區尤其常見)。其中卡介苗接種部位的反應在一些新生兒常規必須接種卡介苗的國家中,川崎氏症也會有相當大的比例造成接種部位的紅腫或潰瘍。
    肝功能稍微異常,有點阻塞性黃疸。常有人膽囊常會膨脹,其中並無結石。


診斷標準中共有6項症狀,除發燒之主要症狀外,再加上其他5項中的任何4項即可確立診斷


1.發燒超過五天(在未接受治療的病童發燒會持續1~2週或更久)。
2.雙眼結膜炎(非化膿性且無痛性,較常侵犯眼球之結膜部位)。
3.嘴唇或口腔黏膜異常,如嘴唇發紅乾裂,草莓舌、咽喉發紅
4.四肢的改變,如手掌、腳掌水腫1~2週後開始脫皮(於發燒開始1~3週後,從指甲邊緣開始脫皮)。
5.軀幹的多型無水泡性皮疹、紅斑(四肢與軀幹部位會出現如蕁麻疹、紅疹、丘疹、及較少見的微小膿疱疹)。
6.頸部急性非化膿性淋巴腺腫大(其中一個淋巴結>1.5cm


()典型的川崎氏症會有貧血第2週起血小板會增多第3週達到高峰,平均 800,000/mm3,甚至高達 2,000,000/ mm3。未成熟的白血球增多,血小板增多、ESR上升會一直持續6~8週。35%會有無菌的膿尿
()心臟超音波檢查:可監測心肌和冠狀動脈的情況,最好能在發病1-2星期的時候先做,2週後及4~6週後再評估一次,如果三次檢查都正常則0.5-1年追蹤一次


           非典型川崎病約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其定義為:發燒大於或等於五天,符合少於四項的標準診斷要件,但必須合併有冠狀動脈病變者。尤其是年紀小於六個月的小小孩出現非典型川崎氏症的機率比年紀大於六個月的小孩來的高,這些病童平均8.7 天才被正確診斷和使用高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相對的其產生冠狀動脈病變的機率也明顯高於年紀大於六個月的小孩
               依據美國心臟學會及兒科醫學會共同發表的聲明, 若發燒大於或等於七天合併有全身感染的現象但尚未符合川崎氏症的診斷指標時或只符合二到三個標準的診斷指標,可合併一些輔助性指標來加以判定是否需要施予標準之川崎氏症治療

 治療

目前仍是以發燒十天內給予靜脈注射單次高劑量免疫球蛋白( 2g m/Kg)及合併使用阿斯匹靈為標準的治療方式。急性期治療的目標是減輕心肌與冠狀動脈的發炎及抑制血小板凝集以防止栓塞
1.   免疫球蛋白2 gm/kg 一次給予,研究顯示,由靜脈給予高劑量的IVIG(免疫球蛋白)合併aspirin的治療,可以有效的退燒,並且減少冠狀動脈異常及動脈瘤。
2.   Aspirin:大量的aspirin80-100mg/kg/day)可以減輕發炎,14天(急性期)以後可以減量為3-5mg/kg/day,主要是防止栓塞。發炎情況恢復正常而且6-8星期的心臟超音波未發現異常時,可以停用  aspirin。疑有水痘或流感時,就不要用aspirin,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藥
3.   至於對第一次免疫球蛋白治療效果不好的病例目前傾向使用第二次的免疫球蛋白(1~ 2g m/kg),但還是有3-4%的病童會對第二次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反應仍然不佳,這時就必須輔助以其他的治療方法,但對於這一方面的治療目前仍無方針或共識可供使用,其中以類固醇及TNF-α拮抗劑有較多的文獻報告。對於免疫球蛋白治療反應不佳的情形,口服或脈衝式類固醇的給予確實對於急性期症狀的緩解是一種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合併症

心臟與血管的病變是最主要的合併症,最嚴重之併發症為冠狀動脈瘤,未接受治療的病童將有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會併發冠狀動脈瘤,心臟衰竭甚至於死亡。雖然高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後,已經大大減少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但仍有3%~10%的病患會留下冠狀動脈的後遺症,在台灣地區約有7.3%會產生冠狀動脈瘤。
目前川崎氏症在已開發國家,已成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根據持續性血管壁形態學及血管功能研究證明,初期的川崎氏症患童會有冠狀動脈瘤持續變化的現象,其中包括早發性的動脈硬化等。一旦川崎氏症發作後,動脈的損害及重塑會持續好幾年,甚至到成人期


結論 
    川 崎氏症雖然經過專家學者努力的探討了三十幾年,仍還是一個謎樣的疾病。未知的感染源、各式各樣的致病機轉假說、不明的免疫球蛋白治療角色、未定的阿斯匹靈 劑量及似有若無的遺傳相關性等都等著我們更深入的釐清與確認。就目前已知的證據來推論,川崎氏症可能是由某種病原體感染後,引起特定體質的宿主產生過度之 免疫反應或失調,進而造成全身性的血管發炎現象。目前診斷方面仍須靠臨床症狀的組合,尚未有專一的實驗室檢驗可供運用,但有一些輔助性的指標可用於提高未 能確定診斷且高度懷疑個案的正確率,尤其是非典型川崎氏症。治療還是以高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為主,但不同廠牌的免疫球蛋白對治療的反應也不一;且必須發燒 滿五天才給與靜脈免疫球蛋白較為恰當,太早給予IVIG對預後不會比較好.冠狀動脈病變仍是川崎氏症最嚴重的後遺症,尤其是冠狀動脈瘤的產生,因此對於高危險群的治療必須儘早給予第二次免疫球蛋白或其他的輔助性藥物,以降低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至於追蹤方面還是以心臟超音波為最主要的工具,但應該追蹤多久及追蹤檢查的頻率也尚未有一個標準。

一、           參考文獻:

郭和昌、吳玉村、楊崑德、王志祿( 2006/11/01 )川崎氏症最新發展與治療 Acta Paediatrica Taiwanica47(s)7-17
陳德輝(2003)會發疹的感染病小兒科感染病學入門(75-82)台北:合記。
Chang, L. Y., Chang, I. S., Chiang, B. L., Lee, C. Y., Chen, P. J., Wang, J. T., Ho, H. N., Chen, D. S., & Huang, L. M., (2004).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Kawasaki disease in Taiwan , 1996-2002. Pediatrics. 114:e678.
Lin, M. T., Wang, J. K., Chen, C. A., Lue, H. C., & Wu, M. H., (2007).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f Seasonality in Kawasaki Disease in Taiwan . Acta Cardiologica Sinica.23(1) , 29-34.
Robert , S., Thomas, J. L., & Sheldon, L. K., (2008, June 3).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Kawasaki disease. Retrieved June 4, 2009, from http://www.utdol.com/online/content/topic.do?topicKey=pedirheu/5163&selectedTitle=1~150&source=search_result
Lue, H. C., Philp, S., Chen, M. R., Wang, J.K., & Wu, M. H. ( 2004). Surveillance of Kawasaki Disease in Taiwa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cta Paediatrica Taiwanica, 45(1), 8-14.

下一篇川崎症重大傷病卡福利

郭和昌醫師(Ho-Chang Kuo, MD.)於2008 May-夏威夷第4屆亞洲兒科醫學研究會議(ASPR)報告內容






Ho-Chang Kuo, MD; Hong-Ren Yu, MD; Lin Wang, MD; Chih-Chung Wu, MD and Kuender D. Yang, MD, PhD.


Objective: Etanercept is an effective biologic agent for inhibi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has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 (JRA),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are refractory to traditional therapy of methotrexant (MTX) with or without prednisolone.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reported our experience of 5 consecutive patients in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Kaohsiung Medical Center , Taiwan . Four patients with polyarticular type and the other one with systemic type were treated with etanercept (0.4 mg/kg, with maxima 25mg, subcutaneously, twice a week) for at least 3 months. Patients who had persistent fever, arthritis/arthragia or high inflammatory mediators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or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after treatment with MTX (over 10 mg/m2/week) and/or prednisolone (0.25mg/day/kg) for more than 3 month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The inflammatory markers (CRP and ESR) showed markedly decrease after etanercept in all patients with polyarticular type. The other one patient with systemic type had persistent fever and clinical symptom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etanercept for 6 weeks. Levels of hemoglobin increased whereas platelet counts decreased after etanercept treatments in the 4 polyarticular type patients. We reported our experience on etanercept treatment of JRA with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poor treatment response in systemic type; 2) well tolerance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polyarticular type; 3) Hemoglobin levels increase and platelet counts decreased to within normal range after etanercept treatment; 4) no obvious side effects; and 5) successful taper of MTX and prednisolone, and even single therapy agent with etanercept in JRA.

Conclusions: Entanercept is beneficial for patients with polyarticular type JRA who refractory to traditional treatment, but not beneficial for systemic type in this study.

下一篇夏威夷會議的心得 

川崎病童(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小姸)-就診日記DAY1-辛苦的父母



獻給辛苦的父母





***郭和昌醫師覺得辛苦的小姸父母在忙碌照顧小孩下還願意分享川崎病的照顧心路---值得提供給其他父母參考***








決定寫就診日記除了要記錄之外,也是希望格友麻咪們要注意


"川崎氏症"在發現時(發燒開始算)4-10日內進行治療即可大幅降低以後"心臟合併症"的發生率
(太早治療,<4天,反而不好.....郭和昌醫師)


"川崎氏症""一般感冒"相似,容易讓人忽略,期望孩子們都健康長大

小姸在12/13()打完流感疫苗第二劑、德國麻疹及口服小兒麻痺疫苖後拉了二天的肚子,12/16()開始發燒,食慾不振,起小紅疹
(但川崎氏症引起原因尚不明,所以不見得是因為施打預防針所引起)
一直以為是打"德國麻疹"引起的紅疹和高燒,不以為意的
姸外公12/17()帶小姸到聖馬爾定醫院就診時
小兒科醫師還一口直言"是德國麻疹"引起的紅疹和高燒
12/18()全身都長滿紅疹,手腳掌全部紅腫,眼睛泛紅,嘴唇微紅而已整天都不願意進食,加上高燒不退,決定當晚到嘉基醫院掛急診回到嘉義看到小姸的樣子,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小姸賴在姸拔身上,任何人要抱抱她都不要,只要拔拔!
晚上七點半帶了小姸幾件衣服和尿布,急忙著帶著小姸到嘉基醫院掛急診急診醫生看了小姸的病症加上小姸已有一天完全不進食、高燒不退馬上告知我們要做抽血、驗尿、X光檢查外,馬上辦理住院手續..
姸外公和江嬤一知道小姸要住院,急忙的也到醫院來關心
看著小姸塞退燒藥、抽血時大聲哭喊時,江江眼淚還是止不住的掉下來.
尤其是護士阿姨幫小姸打點滴針頭時,小姸眼神是充滿著害怕恐懼.安慰許久,小姸才平靜下來,但從此只要有醫生護士靠近是"必哭無疑"呀!
約晚上九點時,進了病房,主治醫師馬上看診,研判疑似是"川崎氏症"
因為有部分病症尚未出來,加上高燒不退未達五日,不能肯定完全符合
表示再觀察二日,等到"川崎氏症"病症出來時再來進行治療
一個陌生的"病名",當晚江江在姸拔面前真是"放聲大哭"了起來了!(所以我們希望可以提供更好的資訊給有需要的家長.....郭和昌醫師)







這晚,姸拔真是辛苦了,要安慰江江不要過於擔心之外
小姸是躺在姸拔的雙臂上睡著的,但一有風吹草動又醒來
就這樣,姸拔抱了小姸一整晚!

辛苦了 (from 郭和昌醫師)








受國際醫學期刊邀請擔任川崎病(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論文審稿者


1. Invited reviewer from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about Kawasaki disease on July 18, 2007.
(英國發行之國際論文--兒童過敏之世界頂尖雜誌)

2. Invited reviewer from Yonsei Medical Journal about Kawasaki disease on Mar 21, 2008.
(韓國最好的醫學論文期刊)

3. Invited reviewer from Recent Patent on Cardiovascular Drug Discovery about Kawasaki disease on April 14, 2008.
(國際知名之心血管疾病論文)

4. Human Immunology
Manuscript Number: HIM-D-09-00088
Title: Changes in IgA and IgM levels associated with those of BAFF and APRIL after IVIG treatment for Kawasaki disease
      on 2009 April.
(國際知名之免疫雜誌)



下一篇有關於川崎氏症論文發表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之常見疑問-免疫球蛋白IVIG

Q and A

請問郭醫生 打了免疫球蛋白 是不是比較不會生病 我們家妹妹在川崎病住院的時候 打了高劑量的免疫球蛋白 彰基的護士是這樣跟我們說的 說免疫球蛋白很"營養" 可是出院才二個多月 我們家妹妹現在還是會感冒耶 我不是很懂 可以請問嗎? 謝謝

在來我有閱讀過你發表的川崎症的文章 有一段寫著 川崎症是免疫系統的問題 請問是不是代表 得過川崎症的小孩 以後的免疫力比較不好啊 ?

郭和昌醫師的回應

打了高劑量的免疫球蛋白.身體內的免疫球蛋白會比較高 (約會上升2-3倍).於4-6個月後會回復但僅針對某些特定的感染 (如接受的免疫球蛋白內有剛好含有的特定抗體)會有較好的防禦力

也對一些細菌感染的防禦較好如鼻竇炎或中耳炎.(但感冒是屬病毒感染--會與免疫球蛋白較無關)

川崎症是免疫系統的協調出問題.不是代表得過川崎症的小孩 以後的免疫力比較不好!.....

所以川崎病童免疫力不會較不好.


但會有較高的比例有過敏的問題

簡易版--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簡介



 


前言

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 KD),於1967年首先由一位日本小兒科醫師Tomisaku Kawasaki發現,其發病原因不明,卻是一種侵犯嬰兒及兒童的急性發熱性疾病,會引起皮膚黏膜、淋巴結和全身性血管病變,醫學上又稱為「急性發熱性黏膜皮膚淋巴結症候群」目前在文明國家中,川崎氏症已成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雖然致病原仍不清楚。但在治療方面,目前以高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IVIG)合併aspirin 可以有效治療,但其治療機轉仍不清楚,而且仍有10%-38%以上的治療失敗率。其特徵為發燒及多系統的發炎,其中最具危險的是血管炎,尤其是會出現心臟冠狀動脈病灶,甚至動脈瘤,對日後成人的心臟功能及心血管疾患亦存在著深遠的影響與威脅;有80%的病童小於5歲,超過8歲的只佔2-3%,學步期的兒童最常見。在2歲以下的兒童,男性多於女性,全世界發生率最高的地區是在日本,臺灣自民國67年發現第一個病例以來,目前已累計超過5,000例,死亡率約為千分之一點八。其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男女比率為1.51,每年夏、冬兩季進入流行高峰,目前根據各方面研究資訊顯示,川崎氏症可能不是單純的感染性疾病,推測應該是擁有某些特定基因型體質的病童受到特定或一般病原菌感染之後,進而造成宿主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及失調,導致血管炎性反應,進而引起疾病
 

流行病學

在許多國家,川崎氏症的發生率近年來在全世界均有上升的趨勢,全世界發生率最高的地區是在日本,而發生率最低的是在英國。日本的學者Yanagawa等人所做的一系列日本全國的調查發現每年有5000~6000新增案例

國內的統計調查顯示川崎病的病例數目逐年增加,1976年在台大出現第一個病例開始,至2000年已增加至8,339人,為每十萬個五歲以下兒童達541 (Lue, Philp, Chen, Wang, & Wu, 2004)

    川崎氏症在亞洲的發病率大於其他西方國家,根據Chang, et al. (2004) & Lin, et al. (2007) 文獻指出,在台灣,川崎氏症最常發生於夏季,而冬天的病例最少。有92%病童發病年齡為5歲以下,尤其是兩歲,男與女比例為1.7:1,再復發率為<4%,其中有7.3%的病童被發現有冠狀動脈瘤,年齡愈低發病率愈高,在夏季,男生的發病率更高,為女孩的1.5倍,其發病率在世界上僅次於日本。

病因及病理機轉 (感染.免疫與遺傳方面)

至目前尚不確定此症的致病機轉及致病原,但許多文獻指出,川崎氏症可能的病因有(1)常見的感染;(2)免疫系統失調所造成的疾病;(3)遺傳,以下就這三種病因作一探討:

(一)   感染:有許多資料說明川崎症應為一種感染性疾病,因其臨床特點類似於其他傳染性疾病,如腺病毒感染(adenovirus infection)及猩紅熱(scarlet fever(Robert, Thomas & Sheldon, 2008),其自然病程通常是急性、具有自限性且對於免疫球蛋白治療反應迅速、如未經治療發燒通常也會在1~2星期後改善,而血管炎大部份也會在2~3 個 月後緩解。另外,好發於特定季節如冬末及春夏季、常有區域性聚集的病例發生,而這些季節也都是兒童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時機。但目前為止仍找不到確定的共 同感染源,而且川崎氏症缺乏直接人與人之間互相傳染的佐證,因為很少見到同一病房的病童因住院而被傳染川崎氏症或同一學校、幼稚園及家人間的相互傳染的病 例。有許多感染源曾被報告過與川崎氏症有關,但都未有明確的結論

    最近美國耶魯大學 Espier 等人從11 位川崎氏症病童的呼吸道分泌物發現有72.7%有人類冠狀病毒(New Haven )的反應,而在22 個對照組中只有一個病童(4.5)的呼吸道分泌物有人類冠狀病毒。這顯示人類冠狀病毒(New Haven )與川崎氏症有著極大的關連性。但隨後台大醫院檢測53個台灣川崎氏症病童血清、單核球、呼吸道分泌物及肛門拭子,卻找不到川崎氏症與人類冠狀病毒(New Haven NL63 )的關連性。

(二)   川崎氏症確實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所造成的疾病。影響所及,包括中性球、血小板、嗜酸性白血球、單核球、巨噬細胞、淋巴球及補體、免疫球蛋白IgAIgE、細胞素(cytokines)、趨化細胞素(chemokines)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等均受到明顯影響(郭、吳、楊、王,2006);川崎氏症早期的免疫學特徵是多形核球,T細胞,B細胞及單核白血球 (monocyte) 的顯著活化及TH1TH2 cytokine與免疫球蛋白的大量增加。這些細胞活化會傷害血管內皮(endothelium)。免疫球蛋白IgA還包含有抗內皮的抗體。合在一起就會造成相當程度內皮細胞的傷害和血管壁損傷(陳,2003)。川崎症病童的血管壁可發現淋巴球產生的IgA抗體,大約80%川崎病童死因是發炎冠狀動脈的急性栓塞(thrombosis),其中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ic)滲透最早被發現在血管發炎的部位,之後被ANCA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 antibodies)活化。病理變化很像嬰兒型結節性動脈周圍炎(infantile periarteritis nodosa) 。冠狀動脈及其分枝有很多小珠狀或紡錠形的動脈瘤。冠狀動脈從內膜(intimal)到外膜(adventitia)都在發炎。

血管發炎的部位並不限於心臟,腎臟,睪丸,腸繫膜,肺,胰臟,脾臟,腎上腺及胃腸道的血管都可能發炎。不過到目前為止,學者專家還是將其歸類於T細胞關聯性疾病。

近年來亦有許多研究探討超級抗原(superantigen)與川崎氏症間的關連性。超級抗原是微生物的蛋白質或外毒素直接作用於淋巴球或抗原呈現細胞而引起過度激發的免疫反應。在急性期被激發的細胞,包含 CD4+ CD8+ T 淋巴球、單核球及巨噬細胞均會增加,許多細胞激素也會顯著上升。而這種特徵也是超級抗原的作用特性,例如一些細菌的毒素都具備超級抗原的特性,如Staphylococcal auresStreptococcal pyrogenes、革蘭氏陰性菌、黴漿菌、病毒、寄生蟲及酵母菌等。而葡萄球菌及鏈球菌就有超過19種以上的超級抗原。而由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細胞壁萃取物 (cell wall extraction) 引發小鼠冠狀動脈病變的川崎氏症動物模式中亦可見到超級抗原表現及作用的證據。超級抗原會直接作用於某一特定含有序列的T 細胞接受器 (TCR),這種特殊的免疫反應可引發比傳統抗原呈現細胞及T 細胞的免疫反應,高出千倍的免疫反應強度。也可能透過刺激B 細胞和T細 胞而產生自體免疫反應。還有一些其他的疾病被報告過與超級抗原有關,如毒性休克症候群及風濕性關節炎。超級抗原可能來自多種環境裡的一般病原菌,他們可以 在大部分的個體引起一般免疫反應,也可能導致某些特定體質的病童產生如川崎氏症的臨床症狀。最近的研究亦發現川崎氏症出現冠狀動脈病變與CD4+ T 細胞及血小板表面過度表現CD 40L及患童血液中之一氧化氮濃度有明顯的相關性

(三)遺傳:至於川崎氏症與基因或遺傳之間的關連性亦是非常值得探討的課題。川崎氏症在日本有全世界最高的發生率,這種情形於日本裔的移民身上也可以發現,美國和 英國的日裔移民川崎氏症好發率也比移民至此的其他人種來的高,這似乎說明某一種基因遺傳的傾向在引起川崎氏症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更有其他的證據支持 這種關連性,如FujitaY.等人發現川崎氏症發生於兄弟姊妹中的機率比在普通人裡高得多。Matsubara T.等人也曾報告在三個兄弟姊妹於六年的期間內發生五次川崎氏症的情形,其中有兩個孩子是復發性川崎氏症並且出現冠狀動脈病變。因此這也說明了遺傳基因在川崎氏症的重要性

    有許多的單一基因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曾被報導過與川崎氏症有關。但其中有一些基因的多型性於不同人種或不同性別之間也有不同的關連性,如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BW22Tumor Necrosis Factor-α -318A /G 於日本人及白種人之間就有不同的表現,我們先前的研究發現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的基因多型性與川崎氏症的關連性於不同性別之間也有差別,至於CD 40L的基因多型性亦有同樣的情形。而Onouchi Y (2008)指出,ITPKC (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3-kinase C) 的基因多型性在染色體第19q13.2(19長臂第1區第3帶第2亞帶)的變化也增加了川崎氏症病童冠狀動脈病變的風險。
川崎氏症被發現至今約四十多年,幼年時發生川崎氏症的病童如今大部分都已結婚生子,Mori M. 等人發現這些小時候得過川崎氏症的病患其兒女再得川崎氏症的機率也較一般民眾來的高,並指出於母親與女兒身上可能與HLA-A249, B255 DR2 有關
綜合以上,川崎氏症可能不是單純的感染性疾病,推測應該是擁有某些特定基因型體質的病童感染特定或一般病原菌之後,進而導致宿主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因而引起疾病。

一、           參考文獻:

郭和昌、吳玉村、楊崑德、王志祿( 2006/11/01 )川崎氏症最新發展與治療 Acta Paediatrica Taiwanica47(s)7-17
陳德輝(2003)會發疹的感染病小兒科感染病學入門(75-82)台北:合記。
Chang, L. Y., Chang, I. S., Chiang, B. L., Lee, C. Y., Chen, P. J., Wang, J. T., Ho, H. N., Chen, D. S., & Huang, L. M., (2004).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Kawasaki disease in Taiwan, 1996-2002. Pediatrics. 114:e678.
Lin, M. T., Wang, J. K., Chen, C. A., Lue, H. C., & Wu, M. H., (2007).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f Seasonality in Kawasaki Disease in Taiwan . Acta Cardiologica Sinica.23(1) , 29-34.
Robert , S., Thomas, J. L., & Sheldon, L. K., (2008, June 3).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Kawasaki disease. Retrieved June 4, 2009, from http://www.utdol.com/online/content/topic.do?topicKey=pedirheu/5163&selectedTitle=1~150&source=search_result
Lue, H. C., Philp, S., Chen, M. R., Wang, J.K., & Wu, M. H. ( 2004). Surveillance of Kawasaki Disease in Taiwa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cta Paediatrica Taiwanica, 45(1), 8-14.



下一篇川崎氏症的臨床表現簡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