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基因與小孩易罹患川崎氏症(川崎天使)有關?








New genetic study sheds light on serious childhood disease
http://www.physorg.com/news150695589.html

January 9th, 2009
在一項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川崎氏症,KD)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中,那些使小孩易罹患某種損害心臟之嚴重疾病的遺傳變異獲得確認,該研究今日發表在 PLoS Genetics 上(如下所列)。
川崎病起因目前仍然未知,是種兒童期的特殊疾病,大部分發生在年幼小孩中(2-5歲為主)。在已發展國家中那是童年罹患後天性心臟病的最常見原因。
這種疾病在日本小孩以及亞洲血統中較為常見,但此疾可在所有人種中發現,在高加索血統中,大約每一萬名小孩就有一名受到影響。
日本小孩大約每一萬名小孩就有16名受到影響。台灣小孩大約每一萬名小孩就有6-7名受到影響
這項新研究確認 31 種基因中的變異顯然增加了小孩發展川崎病的風險。
這些發現將使得科學家,藉由揭露新的治療目標來開發更有效的方法以對付這種疾病,研究者表示。他們來自 Imperial College LondonICL)、西澳大利亞大學、新加坡基因組研究所、(荷蘭)Emma 兒童醫院以及 UCSD
這些經確認之變異當中的某一些會一起作用以控制免疫細胞及心臟細胞之間的發訊。研究者計畫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以了解這些突變如何促成這種疾病。
流行病學的研究指出,川崎氏症是由一種尚未辨別出來的感染所觸發。此疾目前採用來自健康捐贈者的混合抗體(pooled antibodies--免疫球蛋白IVIG)來治療。這種療法縮短了患病的時間,而且絕大多數小孩在 2 3 週後復原。那能夠減少但無法消除心臟病的風險。
Michael Levin
教授,此研究的作者之一,來自 ICL 兒科系,表示:"可悲的是,在 UK 各醫院中經常能看見罹患川崎病的小孩。當一個小孩的冠狀動脈在童年初期受損時,面臨了終身的不確定性與風險,而我們極度需要更好的治療方法以避免那些受影 響者的長期心臟問題。我們希望我們的新研究將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
Victoria Wright
博士,本研究另一位作者,來自 ICL 兒科系,表示:"川崎氏症在不到五十年前被確認,所以那是一種相當新的疾病。我們在這項研究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在更了解這種疾病上,這是相當重要的一步。"
為了這項新研究,此國際性聯盟聯合他們的病患一起進行一種全基因組關連性研究,那包括 119 位高加索人的小孩病例,而 135 名與之相符的對照組則來自澳洲、荷蘭、美國與英國。他們留意每個病患身上的 25 萬種遺傳變異,並發現最顯著的、似乎涉及川崎病的基因。他們接著在總共有 893 KD 病例,外加族群與家庭控制之獨立的一群人身上重複這項研究。
研究者現正計畫分析一群罹患 KD 的亞洲人,以觀察他們的結果是否能在這些族群中重製。

From the original stufy

Title: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Novel and Functionally Related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Kawasaki Disease
http://www.plosgenetics.org/article/info:doi/10.1371/journal.pgen.1000319



Authors:
David Burgner, Sonia Davila, Willemijn B. Breunis,
Sarah B. Ng, Yi Li, Carine Bonnard, Ling Ling,
Victoria J. Wright, Anbupalam Thalamuthu, Miranda Odam,
Chisato Shimizu, Jane C. Burns, Michael Levin,
Taco W. Kuijpers, Martin L. Hibberd,
International Kawasaki Disease Genetics Consortium
PLoS Genet 5(1): e1000319.
doi: 10.1371/journal.pgen.1000319

from: http://only-perceptio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11.html
郭和昌醫師:
川崎病應與遺傳有關.但目前為止發現可能是與多個基因相關而非單一基因


下一篇川崎天使的照片

郭和昌醫師與于鴻仁主任將於世界兒童過敏頂尖雜誌發表之川崎病(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論文--世界上第一個川崎病蛋白質體學研究(Its from Taiwan)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Proteomics in Kawasaki disease



郭和昌醫師于鴻仁主任將於世界兒童過敏頂尖雜誌發表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論文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IS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Ranking: 2007: 6/17 (Allergy); 63/119 (Immunology); 10/79 (Pediatrics)
Impact Factor: 2.454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olo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歐洲過敏及臨床免疫官方雜誌
世界兒童過敏之頂尖雜誌


下一篇川崎症發表於歐洲知名雜誌

郭和昌醫師將於200903/13-17前往華盛頓DC參加65屆世界過敏氣喘年會65th AAAAI-邀請函



 





郭和昌醫師將於會中發表川崎病相關論文

冠狀動脈心臟病新利器 64切螺旋電腦斷層診斷--亦適合川崎氏症之追蹤



2009 Mar, Washington DC, Freedom is not free

冠狀動脈心臟病新利器 64切螺旋電腦斷層診斷

更新日期:2009/03/20 10:52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目 前各級醫院都設計各種不同的健康檢查項目,但是針對心血管疾病的篩檢,大多只能依靠醫師的問診、理學檢查,以及心電圖和血糖、血脂肪等心血管危險因子的篩 檢。對於初期尚未出現明顯症狀,也就是所謂的心絞痛的患者,這些檢查項目不是完全無法偵測,沒有發現異常,就是只有輕微的變化,不能確定問題的所在,無法 加強病患的警覺性。
目前要確診冠狀動脈疾病,必須經由門診醫師安排住院,送到心導管室接受冠狀動脈的攝影檢查。可是由於需要住院,曠日廢 時,加上導管必須經由動脈穿刺放入冠狀動脈,術後必須觀察與休養,在時間與效率上很不經濟。對心臟科醫師來說,一直期盼有一個方便又準確的診斷工具,可以 作為一般心血管疾病篩檢與心導管檢查中間的一個橋樑,以減少悲劇的發生,高醫特別自95年5月引進64切螺旋電腦斷層掃描儀檢查,高醫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 師盧怡旭表示,此儀器檢查與傳統的電腦斷層檢查相比,具有檢查快速與影像清晰的優點。
現職高雄市政府顧問暨台北辦公室主任范巽綠,雖平時健 康情形良好,為了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加上自己家族中有人有心血管方面的病史,在朋友的推薦下,安排了高醫體檢中心的「愛心、護心」高階健康檢查。其中 64切心臟電腦斷層暨鈣化指數評估檢查結果,心臟主要冠狀動脈血管都有阻塞及鈣化嚴重情形,經放射科、心臟科醫師予以詳細解說後,范巽綠也及時於後續做了 相關醫療處置,健康恢復情形良好,在健康檢查上達到早期發現診斷、早期治療之成效。
高醫由心臟血管內科與保健科攜手合作,推出「愛心、護心」健康檢查活動,除了一般心血管危險因子的篩檢外,並配合醫學影像部精確的64切螺旋電腦斷層掃描儀檢查,以及核子醫學科先進的心肌灌注掃描及正子掃描,希望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5&id=5367


郭和昌醫師:
高雄長庚醫院也有此配備
適合有冠狀動脈病變之病童長期的追蹤 (早期有冠狀動脈病變尤其是--動脈瘤-->5MM以上者--若日後心臟超音波是正常--應安排--因為有一些病變是常規的超因波檢查看不到)
但須自費約15000-16000元

比起心導管檢查
較無侵入性
亦較安全

冠狀動脈心臟病 64切螺旋電腦斷層診斷




下一篇小兒高燒不退小心川崎症

川崎症發病後如何照顧呢?--護理篇




川崎氏症發病後如何照顧呢?

川崎氏症發病後應先治療:

雖然川崎氏症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但在治療方面,自從靜脈免疫球蛋白引用之後效果卻相當的突出,目前認同的治療方式是高劑量單次注射靜脈免疫球蛋白( 2 g m/Kg),合併阿斯匹靈(Aspirin)於急性期發燒時使用,用以退燒及減輕發炎反應,通常於急性期給予高劑量阿斯匹靈(80~ 100 m g/Kg/day)用以抗發炎與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而退燒後改以低劑量阿斯匹靈(3~ 5 m g/Kg/day)長期使用,持續到血小板及紅血球沉降速率回復正常,在三個月內確定冠狀動脈正常,則考慮停藥。若冠狀動脈動脈瘤一直存在,則需持續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
但並不是每位川崎病患者治療方法都一樣,須依疾病發展的時機而有所不同。如果是在發病4-10天內,診斷確定是川崎病,立即使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和高劑量的阿斯匹林效果不錯。但若超過十天以上,則效果通常不理想,甚至沒有效果。心臟超音波的追蹤檢查是非常重要的。
心臟超音波何時做:
急性期(住院中) --> 2-3 --> 6-8--> 若都正常可以3-6個月追蹤一次 --> (若正常)每半年至一年追蹤一次

護理重點:主要著重在症狀的緩解:
1. 減緩皮膚的不舒服,穿涼快一點柔軟且寬鬆的衣服用不含香精的乳液等
2. 使用油性油膏(護唇膏)可以緩解黏膜發炎的不適.
3. 提供清淡的流質或軟質食物 (視兒童進食情況而定.若無腸胃炎則正常飲食即可)
4. 出院後應定期追蹤病情,有特殊或未確定情形(:發燒)與醫師聯繫或提早回診.
5. 每天紀錄病童體溫變化情形直到退燒數天後體溫變化情形穩定為止

注意事項:
1. 如寶寶有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時,接受疫苗注射須注意時間點(4-6個月後才可以施打一般疫苗,活菌疫苗需 11個月後),若不了解情形可向醫生詢問
2. 若用阿斯匹靈治療的病童,適學校注射水痘疫苗,則須與醫生討論過後再決定.

3.
由於阿斯匹靈可能與雷氏症候群有關,特別是同時感染到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病毒,可造成急性的腦病變和肝臟病變,甚至導致病患死亡。故近來在小兒科及醫學界,為避免雷氏症候群的發生,已減少使用阿斯匹靈(已幾乎不用於小兒退燒),而改採用普拿疼或其它藥物。但對川崎病的預防治療,阿斯匹靈的使用是必須的,使用方法大多採低劑量。因使用的劑量非常地低(3~ 5 m g/Kg/day),幾乎不會引發任何特殊的併發症。但無論如何,川崎病患者若有接觸到已經感染到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時,則需停止使用阿斯匹林1~2週,而以另一抗血小板藥物暫時取代。川崎病的藥物治療除了阿斯匹靈外,為避免大型冠狀動脈瘤造成栓塞,可輔以使用抗凝血劑或其他抗血小板藥物。

川崎病的長期追蹤
川崎病病童出院之後
可依據其冠狀動脈變化有不同之建議:
1.
若病患無合併冠狀動脈異常或冠狀動脈異常已消失,無需長期服用阿斯匹林或限制活動。只需由小兒科醫師做定期的追蹤,並注意是否有復發的可能性(機率相當低)。川崎病患的復發機率約為3%
2.
若合併輕度冠狀動脈瘤,則需長期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直到血管變化消失,並由小兒心臟科醫師定期追蹤,追蹤檢查以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為主,有特殊必要才需做心導管檢查。不必限制一般活動,但劇烈運動時仍應小心。
3.
若合併巨大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血管內徑> 5m m以上), 除需長期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林、抗凝血劑或其他抗血小板藥物之外,也需由小兒心臟科醫師定期做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的追蹤檢查。如病患出現心絞痛、心肌缺氧 表現時,則必須做心導管、核子醫學等特殊檢查。平時需控制飲食,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必須限制劇烈的活動。必要時,需做外科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以增加冠 狀動脈血流量。至於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或置放血管支架,必須謹慎檢查後由專科醫師評估。

(郭和昌醫師摘選自兒童心臟學會)

下一篇遺傳基因與川崎病有關嗎

郭和昌醫師於97年10月24日至28日赴法國尼斯參加(2nd EAP)心得-Kawasaki disease 川崎病(川崎氏症)



 
 
 


郭和昌醫師於97年10月24日至28日赴法國尼斯參加(2nd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心得



1.會議心得:

2nd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nd EAP) 是由 European Society of Pediatric and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ESPNIC), 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Research (ESPR) and Europe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EAP) 三大兒科醫學會所共同主辦,2006年時於巴賽隆那舉辦第一屆,當時有來自85個國家超過2500個兒科臨床及基礎醫學研究學者與會。而此次EAP 2008 NICE有超過3000個來自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各方面兒科醫學的學者與會,此次會議著重於兒科醫學及新生兒醫學方面且特別加入護理學討論。此次是屬全歐洲最盛大的兒科研究醫學年會,於風光明媚的法國尼斯會議中心進行為期5天的研討會。


2.發表論文與國外論文比較:

此次會議投稿篇數有幾千篇以上,有1500多篇的論文主題被討論,共包括專題演講、口頭論文、壁報專題討論(Poster Symposia)、Guided Poster Walk及壁報論文,大會的進行方式是以小兒科的次專科以及基礎研究主題、健康主題照顧和護理部分分成12個sections,同時以10個不同的會議廳來進行會議討論。次專科的主題除一般以小兒科的次專科分成多個部分外,另將青少年醫學、,兒童暴力、傷害學、肥胖問題、傳媒問題、倫理學、社區兒科學、新生兒照護與預後… etc;基礎研究主題則包括研究技術,基礎科學,基因體醫學,蛋白質體學…etc。

郭和昌醫師此次報告的是本院於兒科特殊的疾病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冠狀動脈病變與毒殺性T細胞(CTLA-4)基因多行性的關聯,本院於兒科特殊的疾病也是後天性心臟病主因--川崎症的研究多年來在 楊崑德 教授、黃高彬部長、 王志祿 醫師及梁啟迪主任的指導以及兒童心臟科、兒童感染科及其他兒科同仁的全力幫忙下一直有領先的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SCI期刊;此次 郭和昌 醫師發現與免疫調控有關的免疫煞車基因(CTLA-4)基因型與川崎症的冠狀動脈病變形成有明顯的相關,這亦可解釋為何年紀小的病童併發症會較嚴重,這也與 郭和昌 醫師近期發表的論文結果相符合;這是川崎症自1967年由川崎 富作 教授發現以來首次有這樣的報告,因此得到熱烈的迴響。總計台灣此次共計有2篇Guided Poster Walk報告,另一篇來自林口院區,及2篇poster session。與會人數只有十多人,只有職參加報告論文。歐洲地區是全球川崎病好發率最低的地區,因此相關的研究不多,但對我們的研究相當有興趣且討論踴躍,郭和昌醫師之前2篇川崎病相關之SCI論文也發表於歐洲雜誌(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007 and 2008)。

3.其他:

利用學術研究會議也是讓台灣重回國際舞台的一個好方法。此次EAP會場直接標示與會國(TAIWAN, R.O.C)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且會場也懸掛我國國旗,於遙遠的歐洲看到這一幕內心著實感動,也頓時消卻長途轉機的疲憊。

能夠參與此次歐洲兒科研究一年一度的醫學盛會讓Dr.Kuo獲益斐淺,值得鼓勵其他Dr.參與,於臨床服務之外亦多吸收新的醫學資訊,且參與國際會議也可增廣見聞,增加Taiwan於國際上的知名度。

下一篇參加65屆世界過敏氣喘年會